“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融合发展需求、维护世界经济开放的重要国际合作平台,成为推动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在日前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供应链协同”论坛上,与会嘉宾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简单的跨国合作,而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核心协作平台,其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让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优势、中国的制造优势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得以互补。
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通了与天津港、唐山港的陆海联运通道,为“一带一路”贸易往来提供了高效的物流支撑。在产业创新领域,北京城市副中心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重点产业,出台26条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措施和相关人才支持政策,吸引了小米汽车、中芯京城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多措并举让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京津冀地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
北京市通州区常务副区长李先侠表示,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打造更具活力的开放合作平台,提升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等重点区域的国际化服务能力,吸引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和机构落户,推动跨界贸易、金融、研发等领域合作;构建更富韧性的产业生态体系,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产业协同,推动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形成互补共赢的协作网络。同时,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赋能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继续打造综合成本最低、审批效率最高、行政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品牌,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和便利条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让市场主体在通州安心发展、放心合作。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助力引资出海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周颖辉表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完善对外投资体制和政策,激发企业对外投资潜力,善于、勇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在助力“引进来”方面,邮储银行为境外股权机构提供“入研投管退”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助力“走出去”方面,邮储银行为境内企业提供一揽子跨境金融服务方案,助力企业扬帆出海,通过“线上+线下”“外币+本币”“境内+境外”等一系列综合服务,覆盖制造业、交通基建、新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不确定性加剧的转型时期,地缘政治冲突让供应链从高效流动转向风险防御。基于此,厦门国贸创新性地提出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的业务升级战略,以全流程供应链服务为核心,以国际产业链运营为助力,以高效能价值链协同为保障,推动企业实现自身业务不断迭代升级,激发企业持续开展价值创造。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网络打通从资源端到制造端再到市场端的跨区域链接,实现资源多元供给配给、高效灵活、风险协同抵御。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刘志滔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让国际合作从单向输出走向双向赋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行市场布局不是简单地抢占市场,而是共建生态。“我们在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新加坡、印尼等国家建立了超过30家境外分支机构,这些机构不是简单的销售网点,而是国际合作的节点。通过“平台化+本土化运营”,一方面把中国制造的产品销售到当地,同时把巴西的铁矿、印尼的纸浆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棉纱等运到中国,满足国内相关生产企业的需求,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同发展。”
该论坛是第三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的分论坛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承办。来自政府、企业和高校的近200名嘉宾围绕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供应链安全等话题展开讨论。(来源:国际商报)
您现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