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贸易形势下,中国机床出口如何破局?
日期:2025-04-25 作者: 浏览:27次

在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复杂国际形势下,中国机床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中国机床企业并未退缩,而是积极应对,努力寻找破局之路。在日前于广州举行的2025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机床工具分会行业工作会议暨外贸形势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建言献策,为中国机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当下,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在复杂外部环境中展现出较强的出口能力和市场适应性。”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机床工具分会副秘书长郭慷虓表示。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机床行业累计出口268.5亿美元,同比增长6.1%。其中,机床整机出口119.9亿美元,同比增长7.4%;机床工具零附件出口148.6亿美元,同比增长5.1%。2025年1—2月,中国机床行业累计出口42.7亿美元,继续保持3.4%的增长速度。从出口市场来看,发达经济体或传统市场仍然占据中国机床工具产品出口近1/3的市场份额,但同比增速较低。而新兴市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不仅出口比重较大,出口同比增速较快,而且发展空间较大,非常适宜中国机床工具出口。从产品结构来看,2024年中国机床整机出口额、出口数量同比增速保持一致,价格同比变化不大,可见中国机床整机出口的市场定位和客户群比较稳定。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国际市场对高端机床工具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白雪峰表示:“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产品质量和性能逐步提升,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这为我们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国家积极优化对外贸易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这也为机床工具产品出口添加了新的动力。机电商会将一如既往地坚守服务行业的初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努力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我们将积极搭建各类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今年以来,中美经贸形势紧张,出口订单有所下滑,中国机床产品出口遭遇困境。但随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中国经贸合作日趋紧密,南美、中东、中亚进一步加大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中国机床出口仍存机遇。中国机床企业应如何把握机遇,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中国机电产业进出口商会机械行业部总监于东科提到,中国机床企业要聚焦国际市场重点节点,实施属地化服务,同时,要坚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不断研发新产品,深耕细分市场。

于东科表示,依赖原有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持续研发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机床行业势在必行的发展策略。在适应国内外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不断提高自身产品技术是保证中国机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机床作为具备一定技术含量又需要大量投入与研发的产品,不应让过多低价无序的竞争遏制整个行业的发展。于东科认为,建立良好的行业自律体系,倡导产品或市场差异化竞争,不但能够激励企业迈向质的飞跃,更能促进机床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此,中国机床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服务优化,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导致的价格战。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有利于提升中国机床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郭慷虓提到,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我国不但需要培养人才,向高端制造强国学习,还要鼓励国际产业合作,不断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为行业发展筑牢基石、提供动力。中国机床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和综合实力。

此外,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于东科认为,中国机床企业还应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加速布局新兴市场。中国机床企业应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变化,提前布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东盟、南美、中东、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积极与当地企业开展产业合作,拓展海外市场空间。(来源:国际商报

安徽省进出口商会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省进出口商会)”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日内与商会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如未与安徽省进出口商会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联系方式:

电话0551-62622500/0551-62622158 

邮箱shhybⓐaccie.org.cn